教育背景
2004-09--2007-0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获得理学博士学位
2001-09--2004-0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获得理学硕士学位
1997-09--2001-06 南京气象学院 获得学士学位
工作经历
2022年1月-现在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正高级工程师
2012年4月-2022年1月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高级工程师
2007年9月-2012年4月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助理研究员
云降水物理;人工影响天气;灾害天气;电网防灾减灾
2004-09--2007-0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获得理学博士学位
2001-09--2004-0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获得理学硕士学位
1997-09--2001-06 南京气象学院 获得学士学位
2022年1月-现在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正高级工程师
2012年4月-2022年1月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高级工程师
2007年9月-2012年4月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,助理研究员
[1] Li,Xingyu,Lyu,Yixuan,Pan,Yuepeng,Sun,Qian,Zhu,Xiaying,Hu,Jiabao,Liu,Jin,Cao,Jing,Gu,Mengna,Zhang,Mengshen,Stewart,Ronald E.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eezing rain observed at Mount Heng in southern China. ATMOSPHERICENVIRONMENT[J]. 2022, 第 1 作者281: http://dx.doi.org/10.1016/j.atmosenv.2022.119140.
[2] 李文韬,李兴宇,张礼林,成董. 青藏高原云水气候特征分析. 气候与环境研究[J]. 2018,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23(5): 574-586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7000844031.
[3] 赵志奇,李杰,田勇,李兴宇. 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现状综述. 环境科学与技术[J]. 2018, 第 4 作者41(3): 186-192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675021602.
[4] 刘香娥,高茜,何晖,李杰,李兴宇,贾星灿. 一次冻雨过程云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. 气候与环境研究[J]. 2017, 第 5 作者22(2): 191-202, http://www.iapjournals.ac.cn/qhhj/article/doi/10.3878/j.issn.1006-9585.2016.15238.
[5] 韩彦霞,王成刚,严家德,李兴宇. 新型边界层气象探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. 气象科技[J]. 2017, 第 4 作者45(5): 804-810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673734634.
[6] 李杰,郭学良,盛日峰,李兴宇. 我国冰粒降水天气的观测特征统计分析. 大气科学学报[J]. 2016, 第 4 作者39(3): 349-360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668931857.
[7] 李杰,郭学良,周晓宁,李兴宇. 2011~2013年中国冻雨、冻毛毛雨和冻雾的特征分析. 大气科学[J]. 2015, 第 4 作者39(5): 1038-1048, http://www.iapjournals.ac.cn/dqkx/cn/article/doi/10.3878/j.issn.1006-9895.1501.14239.
[8] 张剑明,李兴宇,叶成志,杨加伦,刘彬,丁知明. 南岳电线积冰标准冰厚气候特征. 气候与环境研究[J]. 2015,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20(2): 209-219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664171247.
[9] 杨加伦,朱宽军,刘彬,尹泉,叶成志,李兴宇. 概率分布模型对导线标准冰厚极值的影响. 中国电力[J]. 2015, 第 6 作者46-52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665832320.
[10] 杨加伦,朱宽军,刘彬,李兴宇,陈权亮,司佳钧. 电网冰区分级方法研究. 电力建设[J]. 2014, 第 4 作者19-23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48491830.
[11] 周志敏,郭学良,崔春光,李兴宇,付丹红,赵玉春. 强风暴个例电荷结构及云闪放电差异的数值模拟. 高原气象[J]. 2012, 第 4 作者31(3): 810-824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42445273.
[12] 周志敏,郭学良,崔春光,李兴宇,徐桂荣,赵玉春. 强风暴电过程对霰粒子含量和谱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. 气象学报[J]. 2011, 第 4 作者69(5): 830-846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40116627.
[13] LIXingyu,GUOXueliang,ZHUJiang. Climatic Features of Cloud Water Distribution andCycle overChina.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[J]. 2008, 第 1 作者 通讯作者 25(3): 437-446, http://www.iapjournals.ac.cn:80/aas/en/article/doi/10.1007/s00376-008-0437-2.
[14] 李兴宇, 郭学良, 朱江. 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. 大气科学[J]. 2008, 第 1 作者32(5): 1094-1106, http://www.iapjournals.ac.cn/dqkx/cn/article/doi/10.3878/j.issn.1006-9895.2008.05.09.
[15] 李兴宇, 郭学良, 朱江. Climatic Features of Cloud Water Distribution and Cycle over China. 大气科学进展:英文版[J]. 2008, 第 1 作者25(3): 437-446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27133862.
[16] 李兴宇. 中国云水资源气候学研究. 2007, 第 1 作者
[17] 李兴宇,洪延超. 三维冰雹云数值催化模式改进与个例模拟研究. 气象学报[J]. 2005, 第 1 作者63(6): 874-888, http://lib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Detail?id=21182992.